【9月8日】大行調低美國GDP預測,美股借勢回調,道指跌269點或0.76%,標指跌0.34%,納指升0.07%。在經濟數據放緩下,高盛及大摩均調低美國GDP增長,高盛早前預估增長是6.2%,現時再調低至5.7%增長,是過去3個月來第3次下調,高盛指在財政刺激逐步減退下,疫情卻有加速擴散之勢,勢必帶來對第三季帶影響,其中又以服務業放緩最令人憂鬱。
大摩觀點也大致相同,最新睇法是第3季GDP將會降至2.9%的慢速,大幅低於早前預估的6.5%,報告指8月非農新增職位增長只有23.5萬個,情況令人擔憂,大摩更指出在連番破頂後,未來兩個月美股有一定調整壓力,並將美股評級下調至減持,卻維持標普年底4000點這個預判。
經濟轉弱,資金徹出高風險資產,比特幣早前未能升穿5萬元阻力,積累一定沽壓,週二遇上大拆倉,幣價一度急挫17%,引發一眾Crypto暴瀉,在連番拆倉潮帶領下,十年債息一度升至1.385%。看來9月議息前絕不平淡,接下來會有更多資金拆倉調動。
中國首8個月進出口總值達24.78萬億元,同比增長23.7%,較2019年同期也有22.8%增長,這個數字增幅跟美國入口增長26%相當接近,反映過去三年的關稅政策影響越來越低,所謂工廠外移訂單流失,嚴重打擊中國經濟論也一掃而空。事實上中國製造業力量不能忽視,中國擁有完善的原材料供應系統,即使最後階段的製造工序有所外流,但半製成品仍是中國強項,東協國家要完成製成品,也得向中國買入半製成品,這也是過去兩年中國對東盟貿易大幅增加的原因。
經過8月A股回調後,創指下試3100支持後回升,經過週二3200關口一番爭持後,已有企穩跡象。場內買賣仍相當熱鬧,板塊輪動頻繁,超過102隻股份升停板,場內資金充裕,兩市成交保持在1.4萬億水平。外資再淨買入105億元,9月短短5個交易日,淨流入量便達至493億元,看來9月又是一個破千億的淨流入月份,外資瘋狂加倉,加上人民幣回升,中港股市開始有留意價值。
回說港股,噚日提到恒指回試25800便有支持回升,反映沽壓已大幅減少,是轉強的一種表現,在技術反彈支持下,一下子便升穿早前的26300高位,並試衝26500阻力,雖然沽壓有所減少,但成交只有1448億元,新入市資金高追未如理想,料26500至26800阻力將會更大,接下來便要看新資金流入進度。觀乎週二晚美股回吐,夜期卻表現「硬淨」,加上港股仍在「搵頂」週期,A股又剛進入反彈浪,後市千萬過份看淡。
自上週起,新資金湧入搏反彈,跌得越多者反彈力度越強,如快手(1024)過去半年累計跌幅達85%,在過度沽空下,淡友平倉力度增加下,過去一星期從低位已勁彈65%,騰訊(700)情況也差不多,低位反彈逾20%。當恒指每每接近26800絕大阻力,向上值搏空間變得收窄,這些超低反彈股也快告一段落,資金由一線流向二、三線,甚至近日的四線。市況好轉,資金橫行,妖股開始出沒,近日已有劣幣開始驅逐良幣,是時候提高戒心了。
板塊方面,青海省近日招標再生能源基地第二期項目,該項目發展規模達5.3GW,其中1.5GW為風電項目,3.5GW為光伏項目,另加300MW的光熱項目,中美未來均以清潔能源作發展方向,這些基建陸續有來,未來新能源板塊增長相當可觀,所以光伏、風電板塊仍是大方向。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